弘扬教育家精神,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突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突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重点提升安源区农村骨干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国培计划(2024)’——萍乡市安源区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于2024年8月11日在广州市顺利开班。安源区教师发展中心郭海泉主任、萍乡开放大学彭志刚副校长、安源区教师发展中心吴春玲老师、萍乡开放大学刘思佳老师以及安源区60名骨干教师出席了本次开班仪式。
在开班仪式上,首先由萍乡开放大学副校长、龚全珍师德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彭志刚同志进行开班致辞。彭校长对前来研修的老师们表示诚挚欢迎,详细介绍了此次研修培训的基本情况,深刻阐述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本任务。
随后,安源区教师发展中心郭海泉主任作动员讲话。郭主任指出,提升能力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次国培研修为大家提供了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的平台,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主动思考,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行动,为安源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安源区燎原学校彭娟老师作学员代表发言,她表达了自己对本次培训学习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强调了潜心学习、做好学用转化的态度,表明了为安源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为增强学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简启芳老师给学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活动。简老师首先通过“很高兴认识你”活动,使学员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打破沉闷,增进了彼此的了解。随后,各小组成员按照要求齐心协力完成一幅画,并拟好组名、口号、队形。最后,各个小组分别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成果和风采,有的文采斐然,有的充满幽默感,还有的富有创新精神。在破冰活动中,学员们其乐融融,逐渐了解彼此,打破隔阂,建立沟通桥梁和共同话题,为接下来的团队协助及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月11日上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喻忠恩教授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背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热点与难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三个维度,用详实丰富的案例和文献资料,向学员们做了精彩的讲解。喻书记立足国家,站在理论前沿,从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质量两个视角,鞭辟入里剖析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困境,探寻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
8月11日下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陈俊芳老师从以教研为抓手的备课、以教案变脸匹配新课标、以高质量作业促进学习能力进阶、以教研为抓手的听评课、以教研加持促进课堂的循环改进、以教研转型提升育人效果、以跨学科主题教学助力核心素养落地、以教学管理重构教育教学生态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讲解。陈老师指出,面对“双减”,承接“新课标”,需要学员们重新配置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要求,让教师成为自己的引擎,激活学校、同伴、自我高质量发展的学科“飞轮”。
8月12日上午,增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韦霞主任采用对话式交流形式,以哲学的高度,从教师日常教学和家庭生活出发,层层抽丝剥茧探究事物背后的思维逻辑和运行规律,促进教师认知的调整。接着,韦主任围绕着修德养心,从什么是德、如何养德两个角度,立足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韦老师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广阔的思维、深刻的认知营造了一个平和、向上、向善的能量场,濡养着老师们的精神生命。
8月12日下午,广州市第五中学裘志坚校长从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新框架出发,与学员们共研共讨关于学校教学与教学质量的困惑与思考。随后,裘校长从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出发,向学员们阐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最后,裘校长从有效教学出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和学员们探究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和教学设计。
8月14日上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王惠老师以自己读一本科幻作品书稿的故事切入,阐述了大单元教学在学科育人方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从大单元教学例举、大单元教学示例、大单元教学学理分析、大单元教学实施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阐述和分析。王老师表示,实施大单元教学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一个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突破学科间的藩篱。
8月14日下午,来自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的周慧老师围绕传统听评课中存在什么问题、什么是专业的听评课、如何进行专业的听评课、专业听评课对教师成长有哪些作用等四个设问,层层深入,带领学员们对专业的听评课进行了详尽剖析。此外,周老师强调课堂观察活动是教师的一种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8月15日上午,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荣荣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子,激励老师们改变心态、乐于学习、攻坚克难、厚积薄发。李校长从什么是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塑造及教学风格塑造的专业发展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勉励老师们用高超的专业能力塑造自己专属的教学风格,书写独有的教书育人的高分答卷。
8月15日下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邹立波所长从新课标的理想追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理念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与策略三个维度进行讲授。在讲座中,邹老师结合一线教学案例深入剖析,向学员们分享了运用项目式学习实施主题的做法。最后,他重点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有明确的主题选择、细化的探究过程、高质量的成果展示和显化的教师指导。
8月17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王建春老师从“双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谈改革作业管理与设计的必要性出发,紧扣作业的有效管理和作业的优化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和剖析。王书记重点指出,作业的有效管理的基本导向和根本目的是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作业促进学生身心真正发生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使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品质、实践创新、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发生实质性的成长,是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和提升的过程。
8月17日下午,广州开明教师发展研究院容梅院长从高质量学习的特征、学校的本质、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新技术对教学的赋能几方面展开讲述。在讲座中,容院长以课堂体验、案例剖析、视频欣赏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们切身感受人工智能加持下多元互动的课堂样态。最后,容院长指出,技术支持的创新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提出智慧以人的发展为本,智能服务于人的发展的观点。
8月18日上午,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培训部教研员温利广老师从教育科研的五个特征谈起,紧紧围绕着一线教师如何通过选题发现自己的生长点、如何对研究方案进行设计论证两个设问展开阐述,提炼出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论证的十个关注点。温老师的讲座从思维构建角度逐层剖析操作方法,让学员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8月18日下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林黎华老师首先以《百年大先生(教师版)》视频开课,阐述立德树人守初心,责任担当育英才的教育情怀。随后,林校长紧紧围绕教学反思和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基础上的教研论文撰写等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最后,林校长以做一个播撒阳光的人,收获职业幸福分享了自己成长经历,激励着学员们不断前行,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希望,见证成长。
8月13日上午,全体学员来到广州市培英中学(云城校区)观摩学习。广州市培英中学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更是一所底蕴与创新并重的百年名校。到校后,学校郑飞卡主任为学员们作了《致力幸福教育的实践探索——我的专业成长心得分享》的专题报告,她从认知与目标、坚守与追求、理解与热爱、真诚与主动、专业与成长五个板块阐述自己致力于幸福教育的实践探索。讲座之后,学员们参观校园环境,沉浸式感受学校文化氛围。学校“世界入怀,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信望爱”的校训,“做有白绿精神的现代人”的信念,处处彰显,让学员们深有感触。
8月16日上午,学员前往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进行观摩学习。学校始建于1969年,被称为是花都领导干部的摇篮,是一所具有良好信誉度和美誉度的学校。该校谭永焕校长为学员们作了《礼智吾师吾生,创生教育活力》的专题报告,向学员们介绍了花都教育“1+9+N”发展规划和学校治校方法。谭校长分享了学校“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校训,“五道树人,立礼启智”的礼智教育特色。在观摩学习中,学校的礼智化教师队伍、主题化校园文化、自主化学生管理、学本化课堂教学、项目化校本课程、审美化五育融合、增值化评价机制和内生化家校社共育8个“真心”工程让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13日下午,培训班学员们基于连日来深入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地观摩的丰富见闻,展开了热烈的小组研讨。不同思维碰撞出璀璨火花,学员们积极分享见解,相互启发,深化了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应用。8月16日下午,学员们带着之前的学习及研讨成果,进一步细化讨论,力求将所学转化为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共同促进个人与团队的成长。
培训虽已结束,但学习永无止境。相信学员们定能将所学所思所悟践行到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凝练教育家精神内涵,凝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引领安源区教师提升本领、创新实践,着力推动安源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电子邮箱
回到顶部